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囤积障碍与强迫症和收藏行为的区别 收藏

囤积障碍与强迫症和收藏行为的区别

Discrimination between hoarding disorder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collecting

作     者:李昌俊 时兴 贾东立 

作者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心理与教育教研室张家口075000 

出 版 物:《中华精神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年 卷 期:2016年第49卷第6期

页      面:410-4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主  题:自身行为 强迫症 收藏 诊断标准 社会功能 临床工作 功能受损 量表评估 

摘      要:囤积障碍(hoarding disorder)指获取并难以丢弃大量物品,生活空间杂乱,以至于带来痛苦并影响社会功能的行为[1]。虽然DSM-5将囤积障碍视为新的障碍类别并给出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对囤积行为的认识也已有很大的进步,然而理论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对囤积障碍的鉴别仍是一个难题。首先,囤积障碍原为强迫症的亚型。囤积障碍与强迫症的相似之处在于,囤积障碍患者被认为具有以害怕失去物品为特征的强迫性,以及以获取与储存物品为特征的冲动性,且在外显行为与内在体验上经常难以区分[2]。其次,囤积障碍与收藏行为在内心体验、外显行为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鉴于收藏行为在大众群体中的广泛性、普及性,正常的收藏行为与囤积障碍之间的界限需要明确界定[3]。一些研究者将囤积定义为“收藏的极端形式,也意味着收藏与囤积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4]。此外,囤积障碍患者通常对自身行为缺乏认识,可能不会报告心理上的痛苦,功能受损也仅限于关系密切的人才有所了解[5]。因此仅靠访谈或量表评估难以得到确切的结果。综上所述,我们尝试将囤积障碍与强迫症、收藏行为进行系统区分,以期为囤积障碍的筛查、诊断、治疗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