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早更新世的鼠科化石
The early Pleistocene murid rodents from Juyuan cave of Boyue mountain, Chongzuo, Guangxi of southern China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出 版 物:《人类学学报》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6年第35卷第4期
页 面:561-57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KN212427)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43109)
摘 要:最近在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采集到大量步氏巨猿、猩猩、长臂猿等高等灵长类及伴生的属种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化石点小哺乳动物群中的优势群体——鼠科化石:似锡金小鼠(Mus ***)、似大林姬鼠(Apodemus ***)、细狨鼠(Hapalomys gracilis)、狭齿狨鼠(Hapalomys angustidens)、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oides)和似始家鼠(Rattus ***)共6属8种,其中包括了5个绝灭种。研究表明,泊岳山巨猿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同地区的三合大洞显得原始,而较相似于重庆巫山龙骨坡的相关鼠类,因此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这与古地磁的测年结果(距今约180万年)相吻合。泊岳山巨猿洞的鼠类大部分均为东洋界成员以及树栖、半树栖及林地生活的种类,反映当时的自然景观为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林灌环境。泊岳山巨猿洞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这对于探讨我国南方第四纪生物地层的划分将提供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