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张骞与汉代苜蓿引入考述 收藏

张骞与汉代苜蓿引入考述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ang Qia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lfalfa to China during the Han Dynasty

作     者:孙启忠 柳茜 陶雅 徐丽君 SUN Qi-Zhong;LIU Qian;TAO Ya;XU Li-Jun

作者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四川西昌615042 呼伦贝尔国家野外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版 物:《草业学报》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年 卷 期:2016年第25卷第10期

页      面:180-1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909[农学-草学] 06[历史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5-0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资助 

主  题:苜蓿 张骞 汉代 汉使 西域 

摘      要:汉代输入苜蓿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不是由张骞引入的在认识上还有分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考证归纳方法,从张骞通西域的背景、动机目的,乃至经历与影响,以及张骞带归苜蓿种子形象的产生等方面出发,对张骞与苜蓿引入的关系进行了考释梳理。到目前为止,对张骞引入苜蓿种子的看法主要有4种观点:(1)张骞引入苜蓿种子说;(2)张骞未引苜蓿种子说;(3)张骞传递苜蓿信息说;(4)张骞通西域纪念说。尽管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史料可证明张骞就是取回苜蓿种子的汉使,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苜蓿进入我国与张骞通西域密不可分。张骞从西域带回了大宛国盛产苜蓿的信息,为后来的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奠定了基础。或许在苜蓿进入我国的过程中,由于张骞带回来的信息,使汉朝知道了大宛国盛产苜蓿,并且是汗血宝马最爱吃的饲草,也正是有了这些信息作支撑,汉使才取回苜蓿种子。因此,不论张骞是否带回苜蓿种子,他在苜蓿传入我国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