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红夷大炮与汉口堡的兴废
作者机构:江汉区博物馆筹建办公室
出 版 物:《武汉文博》
年 卷 期:2016年第2期
页 面:60-62页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6[历史学] 060109[历史学-专门考古]
摘 要:汉口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以来,经历了数次城区扩建,其中清末汉口堡的修筑与拆除,是近代汉口城区扩建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然而汉口堡的存在时间并不长,致使这段历史鲜为人知。2012年7月4日,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地铁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地下7米深处发掘出土一门生铁铸造的大炮,当时的《楚天都市报》曾予以报道。经过资料查阅和文史专家鉴定,这门大炮应为清晚期汉口堡上用于军事防御的十余门火炮中的一门。当时汉口水凼子比较多,推倒的城墙多填了这些凼子,这门大炮有可能就是架在城墙上,被推倒后埋进了地下。随着这门红夷大炮的出土,汉口堡这段尘封的记忆亦逐渐变得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