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 收藏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of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F1 and F2 hybrids of Oreochromis niloticus ♀ × 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

作     者:郭金涛 赵金良 甘远迪 罗明坤 李思发 叶卫 符云 陈辉崇 GUO Jintao;ZHAO Jinliang;GAN Yuandi;LUO Mingkun;LI Sifa;YE Wei;FU Yun;CHEN Huichong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淡水名优鱼类种苗繁育中心 

出 版 物:《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14年第21卷第2期

页      面:275-28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49-4B) 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资助资助项目(ZF1206) 

主  题:尼罗罗非鱼 萨罗罗非鱼 杂交后代 形态性状 遗传与变异 遗传育种 

摘      要:通过6个可数性状、10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比较分析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杂交后代F1、F2形态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征,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臀鳍棘数相同外,杂交F1、F2的可数性状数目相近,位于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之间;杂交F1体长/全长、框架参数D3-5/全长、D6-8/全长、尾柄长/全长、D5-7/全长、D8-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萨罗罗非鱼,体厚/全长、体高/全长、D1-6/全长、D3-4/全长、尾柄高/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尼罗罗非鱼;杂交F2的16个可量、框架性状与杂交F1间无显著差异,而头长/全长、D5-6/全长、D7-8/全长、D9-10/全长等参数显著大于杂交F1,躯干长/全长、尾柄长/全长、D1-2/全长、D5-7/全长、D7-9/全长等参数显著小于杂交F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2与杂交F1先聚为一类,再依次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聚类。分别建立了不同群体的可数性状、可量与框架性状的判别公式,判别正确率高低依次为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杂交F2;利用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1进行判别,被判入尼罗罗非鱼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92.9%、可量与框架性状57.1%);利用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杂交F1的判别公式对杂交F2判别,被判入杂交F1的比例较高(可数性状68.6%、可量与框架性状77.2%)。主成分分布图显示,杂交F1、F2均位于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之间,杂交F1与尼罗罗非鱼重叠分布较多,杂交F2分布重叠区域较F1分散。以上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杂交F1形态性状介于亲本之间,遗传了双亲的形态特征,且有一定的偏母遗传;杂交F2大部分形态特征遗传了杂交F1,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2个杂交世代中亲子间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罗非鱼杂交育种研究与生产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