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抗迟缓爱德华菌病家系建立与抗病性能评价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families with enhanced disease resistance to Edwardsiella tarda作者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出 版 物:《水产学报》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14年第38卷第11期
页 面:1917-1925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08) 国家“九七三”计划(2010CB126303) 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2013CXC80202) 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
摘 要:为筛选出抗迟缓爱德华菌的牙鲆家系,实验以已经选育出的牙鲆抗病和快速生长家系以及从韩国引进的选育群体为亲本建立了牙鲆家系56个,并对其中32个家系进行了迟缓爱德华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了迟缓爱德华菌对牙鲆家系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3.69×105CFU/mL后,从每个家系中随机抽取75尾,按照0.2 mL/10 g体质量腹腔注射半致死浓度的菌液,并设置1次重复。人工感染时水温控制在(19±1)℃。从32个家系中共选取4 800尾5月龄牙鲆幼鱼进行感染,16 d实验结束后统计各家系存活率为8.2%66.1%,平均存活率为31.2%。不同家系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感染能力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筛选出6个存活率高于45%的抗病家系,发现2007年筛选出的抗鳗弧菌病家系F0768的后代家系在迟缓爱德华菌感染后的存活率普遍很高,表现出抗迟缓爱德华菌病的能力。研究为选育抗鳗弧菌病和抗迟缓爱德华菌病的牙鲆优良品系奠定了基础,对牙鲆抗细菌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及抗病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