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Wolbachia与昆虫精卵细胞质不亲和 收藏

Wolbachia与昆虫精卵细胞质不亲和

Wolbachia induced 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 in insects

作     者:袁林玲 刘晨 郑雅 王玉凤 YUAN Lin-Ling;LIU Chen;ZHENG Ya;WANG Yu-Feng

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出 版 物:《应用昆虫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年 卷 期:2012年第49卷第1期

页      面:12-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405)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9118) 

主  题:Wolbachia 细胞质不亲和 雄性原核 守门员模型 Hira基因 

摘      要:Wolbachia是广泛分布在昆虫体内的一类共生菌,能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宿主的生殖方式,包括诱导宿主精卵细胞质不亲和(CI)、孤雌生殖、雌性化、杀雄等,其中细胞质不亲和为最普遍的表型,即感染Wolbachia的雄性和未感染或感染不同品系Wolbachia的雌性宿主交配后,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在胚胎期死亡。多数CI胚胎在第1次分裂时,来自父本的染色质浓缩缺陷,导致父本遗传物质无法正常分配到子细胞中,因而引起胚胎死亡。守门员模型认为,产生CI可能需要有两种因子,其中之一使得精子发生修饰改变,导致受精后雄性原核发育滞后。第2种因子可能与Wolbachia的原噬菌体有关,在胚胎发育后期导致胚胎死亡。近期的研究已发现,在Wolbachia感染的宿主中,一些与生殖细胞发生和繁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Wolbachia可能因此对宿主的生殖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导致CI的产生。本文主要综述了CI的细胞学表型、解释CI的模型及其分子机理,向读者展示一个小小的细菌是如何通过精妙的策略影响昆虫宿主的繁殖,从而实现其自身的生存和传播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