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入路方式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情况及预后的影响 收藏

不同入路方式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情况及预后的影响

作     者:徐龙 严正军 

作者机构:射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盐城224300 

出 版 物:《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9卷第4期

页      面:83-8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基底节区脑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叶皮层造瘘入路 皮质脊髓束 炎症因子 预后 

摘      要:目的探讨血肿清除术不同入路方式对基底节区脑出血(BGH)患者皮质脊髓束(CST)损伤情况、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BG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肿清除术治疗,根据手术过程使用的入路方式将其分为A组(经颞叶皮层造瘘入路,30例)与B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30例),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 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前与术后3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术后2周健侧与患侧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B组患者手术总时间延长、总住院时间缩短;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升高;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FMA评分均升高,B组高于A组;与健侧FA值比,术后2周两组患者患侧FA值均降低,但B组患者患侧FA值高于A组(均P90%占比比较,术后3 d炎症因子组间比较,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BGH患者血肿清除术中,选择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经颞叶皮层造瘘入路均有较好的血肿清除效果,均会加重术后炎症反应,但与经颞叶皮层造瘘入路相比,虽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会小幅度增加手术时长,但能够减轻CST损伤程度,促进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