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五种昏迷评估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对比研究 收藏

五种昏迷评估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coma assessment scales in prognosis prediction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troke

作     者:胡东洋 韩晓琛 姚生 刘建国 钱海蓉 张家堂 Hu Dongyang;Han Xiaochen;Yao Sheng;Liu Jianguo;Qian Hairong;Zhang Jiatang

作者机构:解放军医学院北京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 

出 版 物:《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年 卷 期:2025年第22卷第1期

页      面:15-22,37页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卒中 预测 预后 重症卒中 昏迷量表 

摘      要:目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瞳孔反射量表(GCS-P)、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PCS)、全面无反应量表(FOUR)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收治的重症卒中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天数、诊断(重症脑梗死、重症脑出血、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入院时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情况(包括言语、脑干反射情况)、入院24 h内头部影像学(CT、MRI)结果以评估是否存在脑疝、入院24 h内是否气管插管。患者入院8 h内进行GCS、GCS-P、GPCS、FOUR和CRS-R评分。发病后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mRS评分0~2分的患者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6分的患者为预后不良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5种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Delong检验对各量表AUC差异性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共纳入重症卒中患者179例,男116例,女63例,其中重症脑梗死患者13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30例,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发病后6个月预后不良组126例,预后良好组53例。(1)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入院时体温、脉搏、冠心病、吸烟、饮酒、入院存在言语障碍和脑干反射异常、入院24 h内存在脑疝和气管插管及GCS、GCS-P、GPCS、FOUR、CRS-R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GCS、GCS-P、GPCS和CRS-R,FOUR对于重症卒中患者的预后预测或更有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