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收藏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xtracorporeal diaphragmatic pacing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作     者:张宇航 蒋冬梅 ZHANG Yuhang;JIANG Dongmei

作者机构:商丘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商丘476000 

出 版 物:《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年 卷 期:2025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27-29,33页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体外膈肌起搏 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命质量 膈肌活动度 

摘      要: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26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膈肌起搏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临床症状[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膈肌活动度(DE)、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肺总量(TLC)]水平和生命质量[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mMRC、CAT评分均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E大于训练前,且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V_(1)%、FEV_(1)/FVC、IC/TLC水平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训练应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可减轻临床症状,增大DE,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呼吸训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