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与相... 收藏

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与相关机制

作     者:姚震宇 乌雅罕 陈鹏志 柴哲 

作者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西医结合眼科内蒙古通辽028000 通辽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出 版 物:《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3期

页      面:678-68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2021MS08139) 内蒙古自治区慢性病中(蒙)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转化创新中心开放课题(2024FYKF005) 

主  题:蒙药额尔敦-乌日勒 视网膜病变 阿尔茨海默病 铁死亡 

摘      要:目的观察蒙药额尔敦-乌日勒(EU)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雌性APP/PSI双转基因小鼠(SPF级,AD组),对照组选择C57BL/6小鼠,体质量与月龄相同,实验分为正常组:不用任何药物处理;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处理;EU低、中、高剂量组(0.27、0.54、1.08 g/kg EU);EU+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组:0.54 g/kg EU+10 mg/kg Erastin,每组15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频谱域OCT(SD-OCT)技术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量和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等,视网膜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RT-q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视网膜内β-淀粉样蛋白斑块(Aβ)1~42、p-tau和GPX4分子mRNA表达。体外培养视网膜RGC细胞并EU浓度梯度处理后,检测小鼠视网膜内Aβ1~42、p-tau和GPX4分子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RNFL厚度、外核层、内核层、视网膜RGCs数量较正常组减少。高、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视网膜RNFL厚度、外核层、内核层、视网膜RGCs数量均有改善。与正常组比较,AD组铁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U低、中、高剂量组视网膜内Aβ1~42、p-tau、GPX4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EU低、中、高剂量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EU低剂量组比较,EU中、高剂量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EU中剂量组GPX4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Aβ1~42、p-tau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应用Erastin显著逆转以上指标变化趋势(P0.05)。结论EU可能通过干扰铁死亡过程,保护视网膜细胞免受损伤并改善AD视网膜结构与功能,对AD早期视网膜病变起治疗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