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隧道断层泥注浆加固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收藏

隧道断层泥注浆加固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MODEL TEST OF GROUTING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FOR FAULT GOUGE OF TUNNEL

作     者:张庆松 李鹏 张霄 李术才 张伟杰 刘建国 于海洋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61 

出 版 物:《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5年第34卷第5期

页      面:924-9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406[工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08[工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2301[工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385)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20912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0131110032) 

主  题:隧道工程 永莲隧道 断层泥 模型试验 注浆加固机制 浆–岩界面 扫描电镜 

摘      要:为研究永莲隧道断层泥注浆加固机制,设计一套由注浆工艺模块、被注介质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构成的断层泥注浆加固试验系统,开展断层泥注浆加固体单轴压缩试验、典型浆–岩界面特征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试验。结论如下:注浆后断层泥单轴抗压强度可提升181%~2 535%,加固体呈现浆脉开裂→界面附近土体破坏→整体破坏特征,断层泥以骨架式加固模式为主,注浆压力是提升加固效果的主控因素;注浆后浆–岩界面黏聚力可提升93%~274%,分析不同注浆压力、材料和初始干密度对浆–岩界面强度的影响,相比双液浆,单液浆可使界面黏聚力提升幅度增加125%~148%;注浆后断层泥由絮状结构转化为密实整体结构,浆–岩界面是具有一定厚度的不规则结构体,由胶结面、渗透过渡区及微劈裂过渡区构成,界面附近存在物理力学特征突变区,定义了浆–岩界面的直接及间接加固模式。试验结论对于注浆加固理论的认知和注浆工程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