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山灌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源解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Nitrate Nitrogen Pollution Sourc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hallow Groundwater in Weishan Irrigation District作者机构: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山东济宁272000
出 版 物:《节水灌溉》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41-50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E253,ZR2020ME2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7083)
主 题:浅层地下水 硝态氮 源解析 APCS-MLR 位山灌区
摘 要:我国地下水硝态氮(NO_(3)^(-)-N)污染问题突出,其中农区浅层地下水NO_(3)^(-)-N污染问题尤为严峻。为查明位山灌区浅层地下水NO_(3)^(-)-N的污染现状及来源,基于2019-2021年位山灌区浅层地下水的水质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NO_(3)^(-)-N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解析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位山灌区2019-2021年地下水NO_(3)^(-)-N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的严重超标率达到了21.43%。NO_(3)^(-)-N浓度的高值主要出现在丰水期(6-9月),且随降水量的增大而升高;同时,NO_(3)^(-)-N浓度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地下水NO_(3)^(-)-N浓度还与地下水埋深、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活动等密切相关,耕地类型下的地下水浅埋区NO_(3)^(-)-N污染风险更高。根据源解析结果发现,位山灌区地下水NO_(3)^(-)-N污染主要受农业活动(48.94%)、溶滤富集+粪便污水(39.09%)、氧化还原环境(2.61%)等因子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位山灌区地下水NO_(3)^(-)-N污染防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