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地震强度不确定性的车站韧性评估方法
Resilience assessment method for subway stations considering uncertainty of seismic intensity作者机构: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出 版 物:《岩土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 面:164-1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104[工学-工程力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801[工学-力学(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F0502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8381) 上海市科委项目(22dz1201202)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损伤数据库及弹性评估算法研究项目(TSY2022QT161)
主 题:地铁车站 地震韧性 地震易损性 地震动不确定性 恢复模型
摘 要:地铁车站作为地下交通的枢纽,是社会经济交流和人员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灾害风险。以前包括地震在内的灾害,会对地下交通网络造成严重后果,也对城市功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地铁车站等关键交通枢纽的韧性评估对于提高城市安全性和维护其功能至关重要。提供了一个考虑地震强度不确定性的综合韧性评估框架,用于评估浅埋地铁车站在地震灾害下的鲁棒性和快速恢复能力。该框架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相关地铁车站数值模型;然后,通过所选择的地震动展开大量数值分析,以便生成关于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的地铁车站易损性函数;接着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一步量化地震动强度不确定性,并最终确定车站在各个损伤阶段的概率。最终,通过联立地铁车站损伤概率与经济损失关系,考虑地铁车站的恢复路径和可恢复性,完成韧性评估。本研究通过该韧性评估框架和所计算出的韧性指标R,评价和讨论了性能恢复模型和场地条件对车站抗震韧性的影响。这项工作可以帮助地铁网络基于韧性的设计和管理,以支持对地震灾害的适应,从而促进相关决策者关于资源的有效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