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绩效导向下团队合作模式与独立研究者培养--基于P大4个实验室... 收藏

绩效导向下团队合作模式与独立研究者培养--基于P大4个实验室的质性分析

On Mode of Team Collaboration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er Cultivation under Performance Orientation--Qualitative Analysis of 4 Laboratories of P University

作     者:谢心怡 Xie Xinyi

作者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 版 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5期

页      面:160-166,18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06[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项目(2024M75098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水平科研团队中合作模式对理科拔尖人才学术成长路径的影响”(24LK0204) 华中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基金(智库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主  题:博士生教育 独立科研能力 科研合作 绩效导向 

摘      要:指令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PI)与博士生分工明确,排除了博士生独立探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试误,博士生之间也分工合作,故而实验室绩效水平较高。探索型实验室PI给予学生独立探索的空间与自由,博士生相对独立地负责自己的课题,实验室绩效指标产出受到一定影响。绩效导向是我国科研制度的核心运行逻辑,指令型实验室与绩效导向的制度逻辑更为亲和,但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员而非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后备研究人才。在人才选拔的绩优逻辑下,指令型实验室的博士生相对更具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累积性优势。这一悖论可能意味着我国科研存在自主发展、原创性突破的隐忧。在绩效导向的制度逻辑难以根本改变的背景下,未来培养模式可考虑兼顾指令型模式与探索型模式的优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