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纤维蛋白原过表达冠心病血瘀证大鼠的血小板代谢组学分析 收藏

纤维蛋白原过表达冠心病血瘀证大鼠的血小板代谢组学分析

作     者:周曼丽 祝家乐 王丽萍 简维雄 

作者机构: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医药学院 

出 版 物:《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基  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J30433)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20781) 

主  题:纤维蛋白原过表达 冠心病血瘀证 血小板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自噬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纤维蛋白原(FIB)过表达冠心病(CHD)血瘀证(BSS)大鼠血小板的代谢组学特征,挖掘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FIB过表达对CHD-BSS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BSS组和BSS+FIB过表达组(BSS+FIB组)各10只。BSS+FIB组与BSS组均在高脂饮食喂养的基础上结合维生素D3灌胃及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BSS+FIB组大鼠在造模初期利用腺相关病毒(AAV)转染以过表达FIB。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肝脏和血浆样本中FIB的过表达水平;利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MS)研究大鼠血小板样本的代谢物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CHD-BSS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小板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Ⅰ和p62蛋白的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BSS组比较,BSS+FIB组肝脏和血浆样品中FIB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也显示,与BSS组比较,BSS+FIB组肝脏FIB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代谢组学结果显示,BSS+FIB组与BSS组的代谢轮廓存在差异,共筛选出25条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在通路富集的8个代谢物中,尿酸、鸟苷、核糖1-磷酸水平上调,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二磷酸鸟苷(GDP)、腺苷酸琥珀酸、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BSS组比较,BSS+FIB组大鼠血小板p-AMPK/AMPK、LC3Ⅱ/Ⅰ蛋白表达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p-mTOR/mTOR和p6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FIB过表达可改变CHD-BSS大鼠模型的代谢特征,涉及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及心肌功能受损多个方面。其中,FIB的过表达可能会强化血小板自噬的发生,进而诱导血小板活化,促使血栓形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