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桦褐孔菌胞外多糖合成的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收藏

桦褐孔菌胞外多糖合成的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Submerge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synthesis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by Inonotus obliquus

作     者:陈才法 项小燕 顾琪 郑维发 魏江春 CHEN Cai-fa;XIANG Xiao-yan;GU Qi;ZHENG Wei-fa;WEI Jiang-chun

作者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安庆师范学院生物技术系安徽安庆246000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07年第38卷第3期

页      面:358-36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703[理学-化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05KJA3601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034) 徐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06XZA008) 

主  题:桦褐孔菌 深层发酵 胞外多糖 

摘      要:目的探索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体系中胞外多糖积累的最佳碳、氮源和pH值。方法采用深层发酵法培养桦褐孔菌,通过添加不同的碳、氮源和改变pH值观察胞外多糖的积累。发酵液中的总糖用硫酸-蒽酮法测定,还原糖以DNS法测定,总糖减去还原糖即为胞外多糖的量。结果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体系中有利于胞外多糖合成的最佳碳源为2%的麦芽糖,氮源为0.4%的蛋白胨,最适pH值为5.5。结论最佳单因子组合对桦褐孔菌胞外多糖积累有协同效应,组合后的发酵体系中胞外多糖的量达7.8g/L。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