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日常食物到文化符号:饮食人类学视域下“在地化”的明太鱼 收藏

从日常食物到文化符号:饮食人类学视域下“在地化”的明太鱼

From Daily Food to Cultural Symbols:Analysis of the“Localized”Walleye Polla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d Anthropology

作     者:袁同凯 李抒函 YUAN Tong-kai;LI Shu-han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天津300350 

出 版 物:《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4年第5期

页      面:76-84页

学科分类:0304[法学-民族学] 03[法学] 030401[法学-民族学] 

基  金: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科学研究类项目“国家认同教育的地方性实践”(ZB21BZ0110) 

主  题:明太鱼 文化符号 在地化 饮食人类学 

摘      要:近年来,延边地区的明太鱼从餐桌上的日常食物,逐渐成为地方的文化符号,并渗透到当地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地居民从食用明太鱼的历史文化起源出发,在品尝、感知、制作和销售明太鱼的实践过程中,通过食物、环境和人的社会互动,使得传统饮食在地方调适中形成其独特风味。基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探讨明太鱼如何成为承载吉林延边地区人们意义表达的符号,解读其“好吃和“好想的符号意义,探索当地人如何通过“明太鱼加工厂和“明太鱼屋提升其经济价值,并阐释其融入当地生活、实现符号在地化的过程。延边地区的明太鱼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并被赋予意义,实践着从饮食形态到文化形态、从食物到符号的变迁,从而最终实现其在地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