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火”与“热”理论探析 收藏

“火”与“热”理论探析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fire”and“heat”

作     者:王靖雯 李一莹 王宁 WANG Jingwen;LI Yiying;WANG Ning

作者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033 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266033 

出 版 物:《中医临床研究》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16卷第15期

页      面:134-137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1[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医学] 

主  题:“火” “热” 本质 感知 《黄帝内经》 

摘      要:《黄帝内经》记载“在天为热,在地为火,表明“火与“热是有区别的,由于“火与“热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火具有“热的温煦特性,又“火的致病特点大多为实热证,所以现代部分医家在论“火和“热时往往“火热并称,使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火和“热本质是不同的,“火是物质属性和阴阳五行属性,具有“炎上的特性,“热是一种自我感知不是物质。“火是有形的火焰,是局限的,“热是无形而弥散的。两者在病因病机方面大致相同,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火与“热的致病特点都是阳盛,清热法是治疗火热病的“正治。在这些方面两者具有一致性。但是有的“热不是“火,如外感寒邪导致的壮热是热但不是火,只有在壮热的基础上同时有舌绛、口干、苔糙、神昏谵语等症状表现才为火。也有的“火不是“热,如李杲(号东垣)所说的“阴火是在气虚基础上产生的郁火,阴火的另外一种形式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火不归原而产生的火;龙雷之火是由肾阴亏虚,阴不敛阳而产生的,这些是“火但不是“热。所以正确解读“火和“热,分清其本质的不同,才能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才能准确掌握病因病机,正确施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