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京一次罕见1月初雪过程的复杂降水相态成因分析 收藏

北京一次罕见1月初雪过程的复杂降水相态成因分析

Analysis of Complex Precipitation Types During a Rare First Snow Process in January in Beijing

作     者:荆浩 赵桂洁 于波 翟亮 郭锐 王媛媛 李桑 何娜 杨艺亚 JING Hao;ZHAO Guijie;YU Bo;ZHAI Liang;GUO Rui;WANG Yuanyuan;LI Sang;HE Na;YANG Yiya

作者机构: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97 

出 版 物:《气象》 (Meteorological Monthly)

年 卷 期:2024年第50卷第8期

页      面:905-9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F0300104)共同资助 

主  题:初雪 降水相态 0℃层高度 云雷达 微雨雷达 

摘      要:2023年1月12日的降雪为北京近42年来首次出现在1月上中旬的初雪,期间降水相态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应用多种常规观测资料和云雷达、微雨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相态变化成因。结果表明:850 hPa以下偏南暖湿急流输送了丰富的水汽,但动力抬升较弱导致降水量不大,而近地层冷垫的缺失不利于全市范围转雪和降雪的维持;0℃层高度的东西差异是北京西部为雪、东部为雨的主要原因,融化和蒸发过程引起的冷却效应导致0℃层高度快速降至500 m以下使得平原地区转雪,0℃暖层增厚和融化层以上雪花尺度与密度的减小导致平原相态由雪转为雨;针对复杂的降水相态转换,确定性模式无法准确刻画融雪过程,而短期时效内集合预报可弥补确定性模式的短板;综合应用云雷达、微雨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资料,可提高对云中成雪和边界层融雪的判断准确性,有助于提升临近时段降水相态的预报准确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