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对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基于个体模型的研究进展
Effects of positive plant interactions on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s: a review based on individual-based simulation models作者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杭州310058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Institute of Forest Growth and Computer Science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01735 TharandtGermany Helmholtz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Modelling04318 LeipzigGermany German Centre forIntegrative Biodiversity Research04103 LeipzigGermany 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南宁530001
出 版 物:《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37卷第6期
页 面:571-582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30020、31000199、31230014和3100020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基金(2011AA100503)
主 题: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密度关系 互利 基于网格的模型 植物群落 空间格局 胁迫梯度 影响域模型
摘 要: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对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的野外实验已经揭示了正相互作用(互利)在群落中的普遍存在及其重要性。为了弥补野外实验方法的不足,模型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正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效应的研究中。该文基于个体模型研究,探讨了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对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介绍了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定义和发生机制、植物间相互作用与环境梯度的关系。正相互作用是指发生在相邻的植物个体之间,至少对其中一个个体有益的相互作用。植物通过直接(生境改善或资源富集)或间接(协同防御等)作用使局部环境有利于邻体而发生正相互作用。胁迫梯度假说认为互利的强度或重要性随着环境胁迫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越来越多的经验研究认为胁迫梯度假说需要改进。以网格模型和影响域模型为例,介绍了基于个体的植物间相互作用模型方法。基于个体模型,对近年来国内外正相互作用对种群时间动态(如生物量-密度关系)、空间分布格局和群落结构(如群落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关系)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对正相互作用概念和机制的理解,新的模型,新的种群、群落,甚至生态系统问题,以及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进行相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