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种植方式及生长年限的铜鼓多花黄精营养品质分析及其评价体系... 收藏

不同种植方式及生长年限的铜鼓多花黄精营养品质分析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Analysis of Nutritional Quality of Tonggu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from Different Planting Ways and Growing Years and Construction of Its Evaluation System

作     者:黄正花 余应梅 严寒 邵珊珊 屈若兰 黄坚 陈政 魏益华 王冬根 李思明 HUANG Zhenghua;YU Yingmei;YAN Han;SHAO Shanshan;QU Ruolan;HUANG Jian;CHEN Zheng;WEI Yihua;WANG Donggen;LI Siming

作者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出 版 物:《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17期

页      面:316-32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2[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83201[工学-食品科学] 

基  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项目(JXSNKYJCRC202329) 

主  题:多花黄精 营养品质 种植方式 主成分分析 评价体系 

摘      要:为了系统探究铜鼓多花黄精的营养品质并构建其评价体系,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和生长年限的铜鼓多花黄精23种营养品质指标,并通过相关性、因子和聚类分析构建了其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大棚种植(GP)多花黄精中的醇溶性浸出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灰分及5种常量矿物元素含量均最高,且必需氨基酸营养评分也最高。露天种植(OP)多花黄精中的多糖和皂苷含量最高。林下种植(UP)4种微量元素(Fe、Mn、Zn和Se)含量最高。而野生(W)多花黄精的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随着多花黄精生长年限的延长,多花黄精中醇溶性浸出物、脂肪和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而皂苷、黄酮和总酚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多花黄精的淀粉、粗纤维、蛋白质、灰分、必需氨基酸营养评分、矿物元素等物质含量均与生长年限呈负相关性,其中以GP下降趋势最为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22项营养品质指标简化为13项指标,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多花黄精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发现8种铜鼓多花黄精样品营养品质综合评分(-1.331~1.161)大小顺序为GP-3UP-3W-4GP-5GP-4OP-3UP-4OP-4,即GP-3的营养品质最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铜鼓多花黄精营养品质综合评分6级标准。本研究成果将为筛选最佳营养品质的铜鼓多花黄精原料进行高价值产品开发或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