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通往新文明的审美路径——“五四”前后蔡元培“创造”概念的思想... 收藏

通往新文明的审美路径——“五四”前后蔡元培“创造”概念的思想-历史意涵

The Aesthetic Pathway to a New Civilization:The Intellectual-Historical Implications of Cai Y uanpei's Concept of"Creation"During the Period around the"May Fourth"Movement

作     者:张振 Zhang Zhen

作者机构:重庆大学中文系 

出 版 物:《文艺研究》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年 卷 期:2024年第7期

页      面:16-2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理性’哲学与政治主体: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批准号:2023NDQN52)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科专项“‘五四’前后中国审美话语的社会政治意涵研究(1917—1925)”(批准号:2024CDJSKJC10)成果 

主  题:机械模仿 蔡元培 互助式 表达主体 近代科学 精神与情感 创造冲动 审美概念 

摘      要:作为蔡元培提出的重要审美概念,“创造关联着他对近代科学的负面后果的检讨,即瓦解人自由的创造性。“创造概念强调美术的价值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表达主体的理想,美育也应以一种非机械模仿的方式培养人的生机和能动性。此外,蔡元培吸收罗素的“占有冲动与“创造冲动概念,将“占有与科学、知识、功利相联系,将“创造与美术、情感、无私相关联,以后者匡正前者,这成为他思考中超越欧洲帝国主义及战争逻辑的依凭。美术、美育的创造潜能既指向对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之生机活力的陶铸,也指向对功利性占有的超克和对互助式人道主义理想的追求。在“五四语境中,蔡元培为新文明再造提出了一条深刻的审美路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