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欲望的逻辑嬗变与消费逻辑——从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谈起 收藏

欲望的逻辑嬗变与消费逻辑——从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谈起

Logic Mutation of Desire and Logic of Consumption:A Discussion Initiated from Deleuze's Anti-Oedipus

作     者:孔明安 王馨雨 KONG Ming-an;WANG Xin-yu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市300350 

出 版 物:《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61卷第3期

页      面:23-3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2[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101) 

主  题:欲望生产 德勒兹 欲望的消费 消费社会 鲍德里亚 精神分裂分析 

摘      要: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对消费类型的研究发生重大转变。自巴塔耶开始,对消费问题的讨论聚焦到非生产性的耗费和浪费领域。此后,鲍德里亚深耕消费社会的符号消费和符号统治并对其进行批判式研究。德勒兹从精神分析对欲望的匮乏逻辑之批判入手,强调欲望的生产性和流动性,在欲望的三重综合的配合下,生产和生产的关系、生产与生产成果、生产与消费紧密连接在一起。通过考察欲望的生产逻辑,德勒兹发现在欲望生产的终点产生的是被身体消费的强度。不同于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论将物的消费看作物的浪费或耗费,德勒兹主张欲望的消费注重主体的感官感受与情感体验,对强度状态的消费伴随着充盈的欲望的连接和记录,其残余效果是产生游牧状态的主体,进而充分释放主体的欲望之流,以多点突破的形式获得主体性的自由和解放。德勒兹有关生产性欲望消费强度的观点及其逻辑构成了消费社会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维度:通过欲望的消费强度,主体获得的不是沉醉于消费享乐中的沉沦或堕落,而是主体所追求的革命和解放。需要注意的是,这一主体性的革命和解放并非马克思意义上的,而是缺乏阶级立场的欲望之消费强度及其“革命,它仅仅停留于“欲望的层次而缺乏真正的“革命行动和阶级的力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