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如何看待青年马克思的谢林批判? 收藏

如何看待青年马克思的谢林批判?

Putting Young Marx’s Criticism of Schelling in Perspective

作     者:刘森林 Liu Senlin

作者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 版 物:《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46卷第1期

页      面:23-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01[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03[法学] 0101[哲学-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拓展性研究”(19ZDA019) 

主  题:否定哲学 肯定哲学 谢林 马克思 费尔巴哈 

摘      要:晚期谢林提出了否定哲学与肯定哲学的区分,据此批评黑格尔哲学只是把世界装进(传统)逻辑和理性的否定哲学,还没有进展到把握具体、实存、生成的感性世界的肯定哲学。青年马克思、1838—1843年的费尔巴哈都从不同角度评论晚期谢林的肯定哲学。马克思早于恩格斯了解并评论谢林关于否定哲学与肯定哲学的区分。费尔巴哈既批评晚期谢林肯定哲学的神秘主义,也赞赏肯定哲学对感性实存的强调。在其影响下,马克思转向对黑格尔哲学先有逻辑、理性而后推广到自然和实存世界的批评,以及对感性实存的肯定与重视。但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简单理解,特别是施蒂纳对感性、实存原则的极端化理解,引发马克思对感性实存原则的进一步反思,这种反思促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所以,马克思对晚期谢林肯定哲学(实证科学)原则的批判性处理,从1841年一直持续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甚至《资本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