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脑肠同调”法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收藏

“脑肠同调”法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Effects of"brain-gut coherence"method of acupuncture on motor function and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作     者:蒋志明 刘磊 张辽 李丽丽 丁彬 胡玲 吴子建 JIANG Zhiming;LIU Lei;ZHANG Liao;LI Lili;DING Bin;HU Ling;WU Zijian

作者机构: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宿州234000 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宿州234000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经脉脏腑相关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中国针灸》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7期

页      面:740-74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8085MH307 

主  题: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 脑肠同调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摘      要:目的:观察“脑肠同调法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脱落3例、中止2例)和对照组(41例,脱落4例、剔除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予“脑肠同调法针刺治疗,穴取患侧顶颞前斜线,中脘、关元,双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对照组予常规针刺,穴取百会、印堂,双侧风池、足三里,患侧合谷、肩髃、曲池、外关、伏兔、三阴交、太冲。均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胃肠症状积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NUE)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含量;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相对丰度;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i FABP)、D-乳酸(D-LA)、脂多糖(LPS)、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胃肠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MA、BBS、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EU及血清NT-pro BN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NT-pro BN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hao1指数、Ace指数、Sobs指数、Shannon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拟杆菌科、肠杆菌科、颤螺菌科、链球菌科、梭菌科相对丰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双歧杆菌科、红蝽菌科相对丰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 FABP、D-LA、LPS、LBP、TNF-α、IL-1β、IL-6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肠同调法针刺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胃肠道功能,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肠道屏障修复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