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结合悬吊运动对脑卒中早期下肢运动功能的... 收藏

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结合悬吊运动对脑卒中早期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The effect of suspension exercise combined with intelligent robot gait simulation training on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in early stroke patients

作     者:张海泉 胡川 王欣 ZHANG Haiquan;HU Chuan;WANG Xin

作者机构: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山东省济南市250031 

出 版 物:《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39卷第6期

页      面:798-80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20M047) 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专项经费资助(2022-148)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20011003) 

主  题:脑卒中 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 悬吊运动 下肢运动功能 

摘      要:目的:探讨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结合悬吊运动对脑卒中早期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为脑卒中后患者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方案。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减重跑台组(B组)和智能机器人组(C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减重跑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减重跑台训练,智能机器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CT)、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及视频步态分析仪分别评定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下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智能机器人组在TCT、FMA-LE、BBS、FAC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步行周期外,智能机器人组其余指标均显著优于减重跑台组(P0.05);减重跑台组在TCT、FMA-LE、BBS、FAC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机器人步态模拟训练结合悬吊运动更能增强脑卒中早期患者的躯干核心的稳定性,纠正异常步态,优化平衡功能,达到改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目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