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网络药理学机制探究 收藏

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网络药理学机制探究

Clinical Efficacy of Wenjing Decoction in Treating Melasma and Exploration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Mechanism

作     者:奚若凡 刘欣 程淋燕 严格 朱建勇 李福伦 XI Ruofan;LIU Xin;CHENG Linyan;YAN Ge;ZHU Jianyong;LI Fulun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上海2004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研究所上海200437 

出 版 物:《皮肤科学通报》 (Dermatology Bulletin)

年 卷 期:2024年第41卷第3期

页      面:288-298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皮肤病中医特色疗法循证能力建设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22CX011)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202340074) 上海市启明星计划扬帆专项(22YF1449700) 

主  题:温经汤 黄褐斑 临床观察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      要:目的观察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并初步预测及验证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靶点和信号通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患者的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改善情况。随后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和中药分子机理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温经汤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并通过分析基因表达总库(GEO)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微阵列数据(GSE72140),检索了黄褐斑相关靶点,进一步分析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结果共纳入患者15例,通过治疗前后MASI判断色斑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7%。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我们共筛选出21个温经汤治疗黄褐斑的潜在基因,并筛选出171个潜在的效应单体,如β-谷甾醇、豆甾醇、槲皮素、赖氨酸和谷甾醇等。GO分析结果显示,温经汤治疗黄褐斑可能通过改变钙离子稳态,改善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作用实现。KEGG分析显示,酪氨酸代谢等通路是温经汤干预黄褐斑的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豆甾醇、槲皮素、赖氨酸和谷甾醇与5种潜在靶基因(PGR、DRD1、NFE2L2、KCNMA1和AKR1B10)存在良好的结合作用。结论临床观察到温经汤治疗“虚、寒、瘀型黄褐斑疗效明显,并初步阐述了温经汤治疗黄褐斑潜在的活性成分和靶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