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熊果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
Network pharmacology prediction and molecular docking-based strategy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target and mechanism of ursolic acid against ischemic stroke作者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福建省立医院药学部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004 福建省立医院干部特诊二科福建福州350001
出 版 物:《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Journal of Trauma and Emergency(Electronic Vers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12卷第1期
页 面:27-39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项目(2022NZ02901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J01123077,2023J01121726)
摘 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方法,挖掘熊果酸(ursolic acid,U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靶点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UA进行靶点预测,在Gene Cards数据库中获取缺血性脑卒中的靶点,并构建UA-缺血性脑卒中交叠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交叠靶点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应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PPI网络图进行拓扑属性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后,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进行靶点-UA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得到UA相关靶点122个和3509个缺血性脑卒中靶点;获得UA-缺血性脑卒中交叠靶点98个及19个关键靶点;其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ive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是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关键靶点主要涉及转录因子活性、神经元凋亡过程的正向调节、炎症反应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UA和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可以稳定的结合,结合能均小于0 kcal/mol。结论UA可能通过调节IL-6、TNF、IL-1β、STAT3、PPARG影响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发挥抗炎、神经保护等作用,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