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宋金元时期心悸病证治特点探析 收藏

宋金元时期心悸病证治特点探析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in palpitation during the Song,Jin,and Yuan Dynasties

作     者:王哲 高利东 徐存 王保和 WANG Zhe;GAO Lidong;XU Cun;WANG Baohe

作者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381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381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 

出 版 物:《天津中医药》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41卷第5期

页      面:575-581页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2[医学-中医临床基础]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018ZX09734-002) 

主  题:宋金元时期 心悸 中医 证治特点 

摘      要: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证治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北宋时期,心悸病的发展多承晋唐“类分思想之遗风,医家们注重对前朝医药理论的整理和继承,但又有所发挥。北宋医者新提出时气热毒、热邪两种病因,补入心实热、心中风和肾虚3种脏腑证型,扩充了他病致悸的种类,心悸的通用药物被首次提出,历代效验方在方书中也得到全面的总结和整理。南宋时期,医家们受理学影响本经典、重求理,对心悸的病名和分类方式进行规范,发挥火热、脾胃气虚、血虚、气郁、痰浊等病机,并对心悸方剂进行精简,创立诸多名方,同时注重用药的次第问题,丰富了心悸的治法治则。纵观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部分用药存在古今变迁,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病机的理解及治法用药亦与当代不同,值得学习与借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