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血细胞的影响 收藏

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血细胞的影响

Effects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crude toxins on Algedonia coclesalis larvae hemocytes

作     者:李文凯 许洋 陈佳睿 倪德芳 李文哲 童应华 LI Wenkai;XU Yang;CHEN Jiarui;NI Defang;LI Wenzhe;TONG Yinghua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出 版 物:《森林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3期

页      面:328-33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9[农学] 

基  金: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白僵菌和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致病性及生物防治研究”(闽林科3号) 

主  题:金龟子绿僵菌 粗毒素 竹织叶野螟 血细胞 

摘      要: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梯度(200、500、1000、2000、5000 mg·L^(-1))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浓度为5000 mg·L^(-1))后其血细胞浓度和形态的变化,研究绿僵菌粗毒素对织叶野螟幼虫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00 mg·L^(-1)的绿僵菌粗毒素,采用浸叶法喂食4~5龄竹织叶野螟幼虫9 d后,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97.37%,致死中时为3.91 d。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粗毒素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体内总血细胞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在处理时间为2 d时达到最大值,为5.92×10^(6)个·mL^(-1),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各血细胞中,粒血细胞浓度、浆血细胞浓度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处理时间为2.0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6.99×10^(5)、22.85×10^(5)个·mL^(-1),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原血细胞、珠血细胞浓度分别在处理时间为1.5、2.0 d时达到最高值,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随后急速下降;而类绛色血细胞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对竹织叶野螟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后其各类血细胞比例分析中发现,粒血细胞比例较高,为42.1%~47.9%,浆血细胞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处理时间为3.5 d时比例升至最高,为39.9%。显微观察发现,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后,当处理时间为2 d时,血细胞出现破裂、空泡化、内含物外流等现象。可见,绿僵菌粗毒素对竹织叶野螟幼虫有较强的毒力,且2~3 d对其血细胞的浓度和形态有较大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