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3种混交林造林初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收藏

3种混交林造林初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oil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across three mixed forest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afforestation

作     者:杨慧琴 向涌旗 吕倩 尹必然 汤智韧 张妍 陈刚 赖家明 范川 李贤伟 YANG Huiqin;XIANG Yongqi;LÜQian;YIN Biran;TANG Zhiren;ZHANG Yan;CHEN Gang;LAI Jiaming;FAN Chuan;LI Xianwei

作者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611130 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8期

页      面:3360-337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世界银行贷款长江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2019⁃510000⁃02⁃01⁃400761) 德国政府贷款四川林业可持续经营项目(G1403083) 

主  题:土壤真菌群落 功能类群 土壤理化性质 造林初期 混交林 

摘      要:土壤微生物是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重要成员。造林可以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但造林初期驱动的土壤理化因子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分析由珍稀乡土树种组成的三种新造混交林(BB:银杏Ginkgo biloba⁃桢楠Phoebe zhennan;CB:香椿Toona sinensis⁃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桢楠Phoebe zhennan;MB: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香椿Toona sinensis⁃玉兰Yulania denudata)表层(0—20 cm)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功能类群及其土壤理化因子,并以草灌化未造林地作对照(CK),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不同林型造林初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高于CK,表现为MBBBCBCK,主要受到土壤孔隙度、水解性氮的影响。(2)土壤真菌门水平优势类群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中子囊菌门占绝对优势,MB中的被孢霉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P0.05)。与CK相比,球囊菌门与Leptodiscella相对丰度在各林型中均降低。(3)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与置换多元方差(Adonis)分析表明,造林初期,造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1)。冗余分析(RDA)分析表明全钾、水解性氮、土壤容重及土壤碳氮比是影响真菌群落指示种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被孢霉门与水解性氮、碳氮比、全氮、非毛管孔隙度、含水率均呈正相关,与全钾呈负相关。(4)真菌群落主要以腐生营养型为主,病理营养型次之;造林后腐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降低,而土壤腐生菌的相对丰度在BB与MB处理中反而显著增加(P0.05);MB处理中动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真菌优势功能类群主要受到土壤pH、土壤孔隙度、土壤碳氮比(C/N)、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的影响。造林初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类群发生了显著改变,阔阔混交林较针阔混交林变化更加明显,其中多种阔叶树混交林病原菌相对更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