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收藏

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breeding populations of giant grouper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作     者:龚师锐 王同 宋乐龄 杨扬 钟朝岳 陶宇浩 刘晓春 GONG Shirui;WANG Tong;SONG Leling;YANG Yang;ZHONG Chaoyue;TAO Yuhao;LIU Xiaochun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热带海水鱼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出 版 物:《水产学报》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24年第48卷第4期

页      面:280-2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A20531,3227313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203900) 海南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YSPTZX202122)~~ 

主  题:鞍带石斑鱼 繁育群体 简单重复序列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摘      要:为了解人工养殖和选育活动对鞍带石斑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海南和福建3个省份共5个代表性采集点的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的遗传变异信息进行了研究。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等位基因(Na)的平均数目为7.326 (6.375~8.380),观测杂合度(H_o)平均值为0.711 (0.625~0.775),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为0.705 (0.684~0.734),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659 (0.633~0.693)。其中,来自福建厦门翔安区的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5.36%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95.45%来自所有个体间。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及遗传距离结果显示,GC (感城)和CP (长坡)群体聚为一支,再与AT(澳头)群体聚为一支,然后与XA (翔安)群体聚为一支,HL (湖里)群体独立为一支。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交叉在一起,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分布。总之,这三省五地的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没有明显的驯化迹象。研究表明,鞍带石斑鱼繁育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品种受亲本近交影响而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高,可排除因遗传因素导致的品种病害频发及养殖成活率低的原因。本研究可为鞍带石斑鱼种质评价和人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