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子平“作为方法的文学性”与“十七年文学”研究 收藏

黄子平“作为方法的文学性”与“十七年文学”研究

作     者:杨希帅 

作者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 版 物:《当代文坛》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年 卷 期:2024年第3期

页      面:47-5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学术现代化进程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1&ZD263 

主  题:作为方法的文学性 十七年文学 文学性问题 中间意义 

摘      要:“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性问题是一个难题。黄子平“作为方法的文学性将“文学性作为一种方法,其核心要义是在宏观视野与微观细读的综合中将文本读成“文学,读出“文学性。他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革命历史小说的解读上,为我们重新理解“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性提供了新的路径。此路径首先将“十七年文学文本读成“文学;其次,在文学史和社会文化史的脉络里读出此种“文学性的独特性;最后,从“文学性的视野批判文本。从当代文学研究史的角度而言,黄子平的“十七年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中间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