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亚里士多德的善和恶 收藏

亚里士多德的善和恶

Good and Bad in Aristotle

作     者:[爱尔兰]C.D.C.里夫 孔祥润(译) C.D.C.Reeve

作者机构: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哲学系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版 物:《世界哲学》 (World Philosophy)

年 卷 期:2024年第2期

页      面:68-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3[哲学-外国哲学] 

基  金: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里夫译注版《尼各马可伦理学》翻译及研究”(项目编号:20YJC720007)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亚里士多德   幸福 

摘      要:亚里士多德确实有一种关于恶的理论。善在定义上优先于恶,这是由善所需要的本体论边界决定的。如果善实际上就是卓越的存在,那么恶必定是这种存在的缺乏。在实体范畴中,亚里士多德的善是一种活的存在,在对自身的沉思中,第一性的神获得了善并且是幸福的。由此类推,如果存在一种实体范畴上的恶,那么它必定是一种能对自身加以沉思的活的存在。然而在亚里士多德勾勒的事物体系中,这种观念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善的理论排除了把一种恶(即实体性的巨大的恶)等同于善的可能性。这种理论认真对待伦理上的恶,把它当作心理学、政治学问题,而不是当作本体论问题。无条件的恶说的不是理性的神灵,而是心理变态之人或反社会之人,说的是一位恶人,尽管这个人处在一种特定的社会,即良好的社会之中。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