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现状及建构方略——跨学科话语权反思与重构 收藏

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现状及建构方略——跨学科话语权反思与重构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in Chinese Linguistics: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Pow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作     者:赵蓉晖 张勇晨 ZHAO Ronghui;ZHANG Yongchen

作者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海200083 

出 版 物:《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56卷第2期

页      面:52-6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立法文本的世界语言政策研究”(23BYY171) 国家语委科研项目重点项目“区域国别研究中的语言规划”(ZDI145-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41004887) 

主  题:国际话语权 中国语言学 学术话语权 知识社会学 传播学 

摘      要:国际话语权建设是近年来关注热度很高的话题,有关语言学的研究在观察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深度方面还有值得商榷的问题。文章基于知识社会学和传播学考察学术共同体和话语权,认为学术话语权指一种知识体系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影响力,其四大要素包括信任感、吸引力、依赖感、服务性。从这4个维度考察中国语言学国际学术话语权现状,发现:(1)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国际认可度高于现代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国际显示度高于语言基础研究;(2)在认识和研究世界语言的宽度、研究质量,在服务社会和学术共同体能力方面,中国语言学的表现不够理想。为此提出融合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两方面的话语权建设方略,认为知识生产应注重宽度、厚度和特色,知识传播应注意结构、多语言和多路径。文章对学科话语权的学理性分析、提出的分析维度和观察指标,亦可启发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