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瘀毒”理论探讨难治性心绞痛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策略 收藏

基于“瘀毒”理论探讨难治性心绞痛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策略

Pathogenesi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Refractory Angina Based on Theory of Stasis and Toxin

作     者:李德秀 李晓雅 陈纪烨 孙长鑫 胡岚清 张静怡 刘龙涛 LI Dexiu;LI Xiaoya;CHEN Jiye;SUN Changxin;HU Lanqing;ZHANG Jingyi;LIU Longtao

作者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91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出 版 物:《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年 卷 期:2024年第30卷第7期

页      面:234-24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0501[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医学-中医临床基础] 100601[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2-2-417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7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689) 

主  题:难治性心绞痛 瘀毒理论 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冠脉痉挛 活血解毒法 

摘      要:难治性心绞痛以持续时间不少于3个月的反复、持久的心绞痛为主要症状,与冠脉狭窄、阻塞等引起的可逆性缺血、缺氧有关,主要涉及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和以冠脉痉挛、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瘀毒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瘀毒致病秽浊顽固、缓积急发、变化迅速,与难治性心绞痛复杂多变、迁延难愈的疾病特点不谋而合。难治性心绞痛的病机本质是本虚标实,“瘀毒贯穿其始末,是其重要的病理因素。基于“活血解毒的整体思路,结合不同类型的本虚机制,并辅以益气温阳、补肾健脾、清热化痰等治法,在中医药领域运用抗炎、调节脂质代谢、抑制氧化应激和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建立侧支循环等手段来预防和治疗难治性心绞痛。故该文从“瘀毒理论出发,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探讨难治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策略,阐明难治性心绞痛难以治愈的原因及与普通心绞痛、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冠脉痉挛和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心绞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