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区域地下水水质对比和溯源 收藏

不同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区域地下水水质对比和溯源

作     者:魏晓倩 姜建芳 冯肖嘉文 许明明 李蒴 刘冰 白凯文 侯丽丽 赵文吉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C0706004 2018YFC0706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1422)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M201910028009) 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BJJWZYJH01201910028032) 

主  题:源解析 相关性分析 EWQI PMF 层次聚类 

摘      要:建筑垃圾是体量占比最大的一类城市固体废弃物,然而关于其填埋堆放处理对于周边地区地下水质量的影响缺乏系统性的评估.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我国建筑垃圾多填埋堆放在城乡接合部,污染源众多,难以解析建筑垃圾对局部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贡献,阻碍了建筑垃圾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深入认识.本研究从我国两个典型中小型城市各选取一处建筑垃圾填埋场,采用熵权指数法(EWQI)对两场地周边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基于聚类分析等手段进行初步污染源识别,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定矩阵分解(PMF)模型进行源解析计算,对两处建筑垃圾填埋场地对周边区域地下水水质变化的贡献进行定量解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的填埋处理可能会引起周边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其影响程度与场地性质、填埋历史、介质防污性能等因素有关.两处研究场地中,场地1周边地区地下水水质整体恶化情况更严重,有7种检测组分的浓度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48-2017)中的III类标准限值,而场地2有1种组分超标.对地下水化学组分进行源解析的结果表明,两处场地均识别出岩土矿物的溶解、溶质运移、农业、建筑垃圾和工业活动这5种自然和人为来源,场地1周边区域各来源贡献占比分别为18.2%、18.0%、25.9%、19.5%、9.8%,场地2占比分别为19.8%、23.5%、18.9%、12.6%和15.1%.人类活动和建筑垃圾填埋污染对场地1周边地下水的影响大于对场地2的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