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 收藏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研究

The effect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th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of stroke survi vors as measured by 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作     者:李响 张洪蕊 曹海杰 宋慧杰 袁冉冉 孙亚鲁 Li Xiang;Zhang Hongrui;Cao Haijie;Song Hujie;Yuan Ranran;Sun Yau

作者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济宁272000 

出 版 物:《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6卷第2期

页      面:123-12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XNS110)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2316010454) 

主  题:重复经颅磁刺激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 脑卒中 

摘      要:目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技术的检测下,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大脑皮质激活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药物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物理因子疗法等),每日治疗60 min,6 d/周,持续4周。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假rTMS刺激,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刺激,每日1次,每次15 min,6 d/周,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UE)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采用fNIRS技术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前额叶皮质(PFC)、运动皮质(MC)和初级躯体感觉皮质(PSC)的激活程度(β值),并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不同病变脑区的β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FMA-UE评分变量与β值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UE评分[(32.96±3.24)和(32.03±4.1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评分[(42.33±3.80)和(39.23±4.77)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增加( P0.05)。治疗后,干预组CH27和CH13的β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在左侧病变脑区患者中,干预组治疗后的CH27和CH13的β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且左侧干预组CH13的β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FMA-UE评分变量与CH27及CH13的β值变量呈中度相关( P0.05),对照组的FMA-UE评分变量与CH27的β值变量呈低度相关( P0.05)。 结论:rTMS有利于激活左侧病变脑区的兴奋性,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且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与左前额叶皮质(LPFC)、左初级躯体感觉皮质(LPSC)的激活具有相关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