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机共生中的拟人化:概念溯源、谱系重建与议题拓展 收藏

人机共生中的拟人化:概念溯源、谱系重建与议题拓展

Anthropomorphism in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Symbiotic:Tracing the Conceptual Origins,Genealogical Reconstruction and Issue Expansion of Anthropomorphism

作     者:刘力铭 Liu Liming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84 

出 版 物:《新闻与传播评论》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Review)

年 卷 期:2024年第77卷第2期

页      面:82-92页

学科分类: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基  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项目(2022THZWJC07)。 

主  题:拟人化 人机共生 人机传播 数字化生存 智能传播 

摘      要:拟人化,是将人类特征赋予非人能动体的过程。拟人化不仅影响了个体在人机传播中的情感及认知,更作为一种“意义生成被卷入人机共生的谱系中。研究对拟人化的概念及对象进行溯源,并对拟人化的具体维度进行梳理。而在现有研究中,拟人化作为人机传播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多被视为被机器线索触发的无意识互动,伴随着人机之间的长期关系成为可能,机器的类人能力也对人的独特性形成潜在威胁。研究将拟人化的研究谱系基于“价值共生与“长期关系进行拓展,并从拟人化与情感关系调适、拟人化与共生意义建构、拟人化与技术环境适应三个方向,对相关研究议题进行具体解释。研究认为,拟人化能为人机情感关系提供往返和调适,催生新的人机传播脚本,并在共生意义层面协助个体进行自我的“分布式建构,而不同群体的文化实践也为拟人化提供了多元的解释资源,面对持续变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技术环境,拟人化也能为个体提供适应经验。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