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 收藏

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代表作名录》的思考

Rethinking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nd“Community”:Reflections on the Inclusion of“German Modern Dance Practice”in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作     者:唐璐璐 Tang Lulu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出 版 物:《民族艺术》 (National Arts)

年 卷 期:2023年第175卷第6期

页      面:55-6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体系研究”(23BZW168)阶段性成果。 

主  题:“德国现代舞实践” 社区 包容性 可持续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摘      要:“德国现代舞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了诸多讨论。争议主要围绕其是否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否具有明确的社区并发生代际传承。溯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以及社区概念与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关联,可以更好地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范式,进而明确该项目列入名录的合理性。通过华盛顿会议和都灵会议两次重要国际会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完成了由历史“产品到当下实践的转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确立的“社区“群体“个人等敏化性概念,也保证了该公约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维度,体现了人本思想回归遗产治理领域。在该公约通过20周年之际,我们借由“德国现代舞实践项目重新认识公约的基本理念,对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