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用药规律及机制探析:基于文献数据... 收藏

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用药规律及机制探析: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

Based on Literature Data Mining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to Explore the Medication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Exter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Hemorrhoids

作     者:牟飞燕 史树勋 柳芹芹 张大涛 Mu Feiyan;Shi Shuxun;Liu Qinqin;Zhang Datao

作者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 版 物:《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20卷第1期

页      面:154-162页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07[医学-中医外科学]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基  金:甘肃省中医药科研课题(GZKP-2020-33) 

主  题:痔术后并发症 术后疼痛 中医外治药物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PI3K/Akt信号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inoMed等数据库,查找从建库到2022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并证实对于痔术后并发症有确切疗效的文献。使用Excel 2016版进行药物频次及功效统计分析,应用R studio 4.2.1软件分析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的关联规则,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使用TCMSP数据库整理高频药物靶点及有效成分,在OMIM、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检索术后疼痛疾病靶点,然后将药物与靶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药外治方总计186首,176味中药。用药频次前5的中药依次为黄柏、苦参、大黄、蒲公英、五倍子。痔术后常用外治药物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药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肺、胃、脾、大肠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涩为主,使用频次≥20次的有30味中药,可聚类为5类。高频药物组有效活性成分73个,药物作用靶点225个,疾病作用靶点2339个,两者共有作用靶点171个。高频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功效以清热燥湿、活血止痛为主,兼顾利水渗湿、收涩解毒,临床用药广泛。核心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炎症因子、神经递质受体活性、免疫调节等相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