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药寡糖与多糖的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中药寡糖与多糖的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Oligo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s in Chinese Medicine:A Review

作     者:王雨露 蔡朔 李彬 WANG Yulu;CAI Shuo;LI Bin

作者机构: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出 版 物:《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年 卷 期:2023年第29卷第24期

页      面:210-21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205[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2[管理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20502[管理学-情报学] 100501[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703) 

主  题:中医药 寡糖 多糖 抗抑郁作用 神经递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免疫炎症反应 

摘      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重大疾病负担之一。抑郁症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形成定论,存在多种发病机制假说。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发挥作用,但这类药物普遍存在起效慢、疗效不佳、耐药性明显等问题。研究人员逐渐将目光转向研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中药寡糖与多糖是一类来源丰富的中药活性成分,多项研究表明巴戟天寡糖、远志寡糖酯、茯苓多糖、黄芪多糖等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活性,其药理作用涉及多种作用机制,包括提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亢进、增加神经营养因子(NTF)表达、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及调节微生物-肠-脑轴等。因此,中药寡糖与多糖可能通过发挥整合调节作用改善抑郁症,成为了安全高效抗抑郁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以期为阐明中药寡糖与多糖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