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早期相关因素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收藏

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早期相关因素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nomogram model of early related factors for hepatic insufficiency after hemihepatectomy

作     者:张搏伦 毕新宇 赵宏 畅建平 张笑时 徐博文 赵建军 周健国 蔡建强 Zhang Bolun;Bi Xinyu;Zhao Hong;Chang Jianping;Zhang Xiaoshi;Xu Bowen;Zhao Jianjun;Zhou Jianguo;Cai Jianqiang

作者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21 

出 版 物:《中华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年 卷 期:2024年第62卷第1期

页      面:49-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I2M-1-066) 

主  题:肝肿瘤 肝切除术 术后肝功能不全 早期相关因素 列线图模型 

摘      要:目的探讨肝肿瘤患者半肝切除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早期相关因素,利用早期相关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半肝切除的207例肝肿瘤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4∶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n=166)与验证组(n=41)。建模组中男性118例,女性48例,年龄[M(IQR)]59.0(13.3)岁(范围:22.0~81.0岁),术后肝功能不全组42例、无肝功能不全组124例。验证组中男性32例,女性9例,年龄54.0(19.0)岁(范围:25.0~81.0岁)。收集患者术后24 h内第1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相关因素,采用最优子集法筛选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与外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内D-二聚体升高及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是半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最优子集结果显示,术后24 h内的ALT水平、D-二聚体水平及抗凝血酶Ⅲ活性是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最相关因素。在建模组中建立基于以上3个指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校准曲线U指数为-0.012(P=0.977)。临床决策曲线与临床影响曲线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提示模型的一致性尚可。验证组模型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预测能力。结论术后24 h内的ALT水平、D-二聚体水平及抗凝血酶Ⅲ活性是半肝切除术后预测肝功能不全有价值的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较可靠,建议术后对以上3个指标进行严密监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