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电化教育与民族意识形塑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Audio-visual Education and the Shaping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作者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210023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10002
出 版 物:《民国档案》 (Republican Archives)
年 卷 期:2023年第4期
页 面:91-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4[教育学]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记忆形塑青少年国家认同的路径研究”(21YJC880015)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电化教育引入中国后,由最初的辅助教学工具逐步向政治宣传工具转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中日矛盾加剧,宣传抗战救国、动员民众积极抗日迫在眉睫,电化教育因具有形象、快捷等诸多优势,成为国民政府开展宣传工作的首选利器。为此,国民政府从政策法令、电教机构、器材设备、人员训练及经费等诸多方面运筹实施电化教育。为了动员民众积极抗日,增强民众民族意识,国民政府教育部除了设立教育电影指导、推广机构外,还广设民众教育馆,成立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深入全国各省城乡放映影片。教育影片的选择及放映活动的宣传均与“抗战救国的目标紧密相连。电化教育广泛开展,促使民众民族意识不断高涨,电化教育运动遂成为抗日的“精神战场,而抗日战争作为外在的强力的历史驱力,推动了中国电化教育原有格局形态的解体与新格局形态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