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批判到对话和建构:批判性遗产研究范式的本土化再认知 收藏

从批判到对话和建构:批判性遗产研究范式的本土化再认知

From Criticism to Dialogue and Construction:Re-cognition of Localization of 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

作     者:陶汝聿 青木信夫 Tao Ruyu;Aoki Nobuo

作者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天津300072 

出 版 物:《中国文化遗产》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年 卷 期:2023年第116卷第4期

页      面:4-11页

学科分类: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当代表达研究”(项目编号:21Z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批判性遗产 研究范式 本土化 价值重构 跨学科 

摘      要:批判性遗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如今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亦产生了与传统遗产研究的对立担忧和如何实际运用的困惑。作为一种后西方的舶来理念,要在中国当代的遗产研究和实践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深刻理解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和充分理解“批判性的意义。这是一种辩证认知事物和发现问题的过程,且与历史、集体记忆和区域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因此,它的重要价值在于承认“人的主体性,遗产的存在与相关活动只是一种文化载体和认知路径。尽管这一过程中存在不可回避且需要重视的关于遗产意义、授权与实践需求之间的悖反性,但这也意味着需正视遗产再利用过程中的多样性与矛盾。不仅如此,在本土化运用中该范式不仅需要批判和解构,更需要在解构基础上展开话语和价值的重构,因此更广泛的跨学科参与是必要的,以深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的开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