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颌下腺类器官辐射损伤模型的建立
Establishment of radiation injury model of mouse submandibular gland organoids作者机构: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530021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21
出 版 物:《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3年第40卷第6期
页 面:960-966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16038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21GXNSFAA075042,No.2023GXNSFAA026189)
摘 要:目的:本实验拟建立小鼠颌下腺(SMG)的类器官辐射损伤模型,为唾液腺辐射损伤修复相关研究提供模型支持。方法:取4周龄小鼠SMG组织利用胶原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基质胶中培养并传代。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SMG类器官生长形态。组织包埋后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角蛋白(CK8)及水通道蛋白(AQP5)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唾液淀粉酶(AMS)含量,利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小鼠SMG类器官模型进行不同剂量(0 Gy、5 Gy、10 Gy、15 Gy)的X线照射;通过ATP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结果:小鼠SMG类器官呈类圆形球体生长,随着传代培养可见小叶结构形成。小鼠SMG类器官中CK8、AQP5染色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AMS表达,证实SMG类器官属腺上皮来源并具有分泌AMS功能。放射性照射使类器官增殖速度减慢,球体周围近似崩解形态。ATP细胞活力检测显示,细胞活力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P0.05),照射剂量为10 Gy时,细胞活力约为0 Gy组的50%。结论:小鼠SMG类器官辐射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且10 Gy为唾液腺辐射损伤修复相关研究的最适宜的放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