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管性痴呆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及针刺干预方案研究进展 收藏

血管性痴呆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及针刺干预方案研究进展

Application Value of-Vascular Dementia related Biomarker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Plan

作     者:孙婧妍 吴臣 于国强 于晓红 杨添淞 SUN Jingyan;WU Chen;YU Guoqiang;YU Xiaohong;YANG Tiansong

作者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 

出 版 物:《中华全科医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年 卷 期:2023年第21卷第8期

页      面:1379-1382,138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4539)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20211212010322) 孙申田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20KY-12) 黑龙江省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传承科研课题项目(GY2022-19) 

主  题:血管性痴呆 生物标志物 应用价值 针刺干预 

摘      要: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疾病所致脑供血减少导致的进行性认知障碍性综合征,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我国VD的患病率为1.1%~3.0%,患者人数在全球患痴呆人数中高达20%。患者会产生记忆的缺失、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以至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患者数量增多、治疗费用的增高,如何应对以上因素导致的VD已成为世界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作为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类型,如何防治VD,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生物标志物可以体现病情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相关生物标志物对于VD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指导治疗策略、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耐药性、依赖性等多种不良反应,因此许多研究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将针刺与中药方剂、西医药物相结合,根据患者个人体质、基本病情选穴配方,旨在改善患者病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了近5年关于VD针灸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许多与VD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按照其分子类别进行分类,从其对VD诊疗的应用价值,以其为靶点的针刺干预作用以及特殊针刺方法这3个方面进行归纳评述,为VD的治疗及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