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再喂养综合征的临床防治进展 收藏

再喂养综合征的临床防治进展

Progress in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feeding syndrome

作     者:巴福华 钟鸣 陈影 陈尔真 BA Fuhua;ZHONG Ming;CHEN Ying;CHEN Erzhen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上海200025 

出 版 物:《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Journal of Diagnostics Concepts & Practice)

年 卷 期:2023年第22卷第1期

页      面:80-8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项目(SHDC2020CR 1028B)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841196640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841950900)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 

主  题:再喂养综合征 风险因素 预防与治疗 

摘      要: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是指,长期营养不良或禁食的患者,在积极营养治疗(经肠内、肠外或口服)初期,因机体体液和电解质细胞内外转移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2020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将RFS概述为再喂养后发生的一系列代谢和电解质变化,患者既可以表现为仅存在电解质紊乱而几乎没有临床症状的轻度RFS,也可以表现为发生循环、呼吸衰竭的重度RFS。RFS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被临床医师忽视。RFS的发病率为0~80%,随人群及RFS定义差异而不同。RFS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很大异质性,从单纯的低磷血症,到存在严重的低血清电解质水平,并伴有体液平衡失调和(或)器官功能障碍。RFS高危因素包括神经性厌食患者、精神障碍患者、酒精与毒品滥用者等。危重症患者发生RFS与高死亡率相关,其死亡率可达52.3%~83.3%。目前,在临床开展营养治疗前,主要基于2006年英国国家卫生及医疗优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标准,筛查可能发生再喂养问题的高危患者,但其筛查效力有待提高。早期筛查RFS,及时识别高危患者,避免其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及临床症状恶化的危重状态,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