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介入封堵入路治疗儿童(≤7岁)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分析 收藏

不同介入封堵入路治疗儿童(≤7岁)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分析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al approaches for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in children(≤7 years)

作     者:周泽明 王宏茂 郑宏 宋会军 李世国 闫朝武 胡海波 刘琼 徐仲英 徐亮 吕建华 张戈军 万俊义 金敬琳 ZHOU Zeming;WANG Hongmao;ZHENG Hong;SONG Huijun;LI Shiguo;YAN Chaowu;HU Haibo;LIU Qiong;XU Zhongying;XU Liang;LV Jianhua;ZHANG Gejun;WAN Junyi;JIN Jinglin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北京100037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100020 

出 版 物:《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年 卷 期:2023年第30卷第5期

页      面:699-70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107100) 

主  题: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封堵 常规动静脉法 单纯静脉法 逆行股动脉法 

摘      要:目的探索不同介入封堵入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2020年阜外医院收治的≤7岁行介入治疗的PDA患者。根据不同介入封堵入路将患者分为3组,常规动静脉组、单纯静脉组和逆行股动脉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220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142例,年龄(3.21±1.73)岁,体重(14.99±5.35)kg,身高(96.19±15.77)cm,平均PDA直径(3.35±1.34)mm。85例患者采用常规动静脉法,104例采用单纯静脉法,31例采用逆行股动脉法。逆行股动脉组PDA直径最小[(3.44±1.43)mm vs.(1.99±0.55)mm;(3.69±1.17)mm vs.(1.99±0.55)mm,P0.05)。结论单纯经静脉入路PDA封堵术安全有效;逆行股动脉入路对直径较小的PDA具有简化手术流程等优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